第5章 芒格口中的“中国巴菲特” (第1/3页)

加入书签

在中国的价值投资领域,李录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也被认为是国内最懂价值投资的人之一。

虽然他并不高调,很多小伙伴可能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但其实作为喜马拉雅资本管理公司的董事长,

李录目前不仅管理着一两百亿美元的资产,更是巴菲特的亲密搭档查理·芒格家族资产的主要管理者,并且被芒格盛赞为“中国的巴菲特”。

一直以来,市场上都存在着“价值投资适不适合中国土壤”的讨论。

而李录凭借着广博的知识体系、长期的投资实践,以及与芒格及巴菲特的深度交流合作,无疑是对这个问题最有研究也最有发言权的投资者之一。

他将他的知识体系和他对价值投资的“中国化”解读都融汇在了《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这本书之中,也多次在各种公开场合与投资者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方法。

我们就结合他在访谈和着作中表达过的一些观点,来梳理一下他对价值投资的思考和理解,看看我们能从“中国巴菲特”的身上学习到些什么。

一、如何理解投资中财富的增减

一个现实中的企业,处在变化的行业环境、经济环境和经济周期中,出现阶段性的股价回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但是这个回调的过程毫无疑问会对投资者的财富总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和面对呢?

李录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出现股价的回调,并不代表着投资者的财富就会剧烈减少。

这是因为,“财富”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数值,而应该是一个相对的价值——财富是你在整个经济中所持有的购买力的比例。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比如说,你重仓投资的某家优秀企业遭遇了股价腰斩,那么看起来你的财富似乎也缩减了一半,但如果这个过程同时伴随着经济整体的衰退,情况就可能很不同:

你原有的财富虽然很多,但由于过去的经济很繁荣,所以你的财富在经济整体中可能只拥有1%的购买力;

而现在随着经济的快速衰退(衰退速度远快于你财富缩水的速度),你的财富总量虽然缩减了一半,但在经济整体中的购买力却提升到了2%,那么你就不应该认为自己的财富在缩水,相反,你的财富其实是在增加的。

如果我们如此理解财富的概念,那么其实无论是经济周期低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返回顶部↑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其他类型相关阅读: 末世多子多福,开局拯救极品校花 海贼的狂风镰鼬 盗墓:不小心成为九门独苗 Backrooms后室探索笔记 霍格沃茨:格林德沃家的叛逆小獾 来自一万八千年前的恐惧 终极高校英雄之七十二魔神 重生之我是暴君 热血传奇之玛法寻真 叶罗丽之重生归来,我依旧爱你 被神选中打天下 综影视:祖龙杀疯了,我负责躺赢 红夜危机,异变后世界 原神:史莱姆的提瓦特之旅 联盟:下路的神,我带你进世界赛 新弹丸论破 真人逃杀副本 斗罗:绑定随机系统后唐三气疯了 原神之阿贝少 一直都如初见